2024, 23(12):1-3.
摘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行绿色办公模式、降低机关运行成本的重要举措。山东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在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以来,通过节能节水改造、规范制度管理和宣传教育引导,全方位多角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引导干部职工培养绿色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促进公共机构事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打造机关绿色低碳典范样板。
2024, 23(12):4-6,12.
摘要:为全面摸清河湖健康状态,科学评价河湖健康状况,本文从山东省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河湖健康状况、具体实施情况等总结山东省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为精准实施河湖管理保护提供参考。
2024, 23(12):7-9.
摘要:搞好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山东省2022年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梳理总结生产建设项目在方案编制和设计、弃渣堆置管护、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监测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宣传与培训、健全水土保持工作保障机制、增强水土保持监管效能、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等对策建议。
2024, 23(12):10-12.
摘要:山丘区农村供水工程是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的难点,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重大战略必须跨越的沟坎。摸清山东省山丘区农村供水工程现状,查找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建议,对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2024, 23(12):13-16.
摘要: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法较为粗放,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智慧建管的建设背景及应用现状,并以小清河干流水牛韩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为例,梳理了水牛韩节制闸除险加固工程中智慧建管的建设内容与应用情况。利用 BIM 模型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智慧建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建议和展望。
2024, 23(12):17-20.
摘要:结合近年来省内大中型水库汛期实际调度过程,选取了有代表性的3座水库共8场强降雨过程与水库实际调度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分析水库防洪调度图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优化调度图的编制和使用提出了建议。
2024, 23(12):21-24.
摘要:通过全面分析2023年度水利移民稽察工作,深入剖析稽察发现的典型性和规律性问题,总结经验和工作亮点,研究提出提升水利移民稽察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对今后开展水利移民稽察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2024, 23(12):25-27.
摘要:2022年7月6日,滨州市主城区遭遇强降雨,受排涝河道泄水不畅影响,部分路段和低洼处内涝积水严重,为应对涝水灾害,对主城区排涝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是必要的。本文调查了城区内西沙河、秦皇河、新立河、张肖堂东干渠、秦台河、朝阳河等城区河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心城区西沙河、新立河、秦台河、朝阳河河道防涝标准为20 年,其他河道防涝标准10 年。提出了工程与调控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2024, 23(12):28-30.
摘要:本文介绍了青岛宋化泉水库除险加固的主要做法,分析并总结了大坝防渗施工经验和技术创新,重点阐述混凝土防渗墙结合墙下惟幕灌浆施工技术工艺,为其它水利工程项目防渗施工提供借鉴。
2024, 23(12):31-33.
摘要:结合龙口市城市发展,产生污水数量,设计污水处理方案,提出调试模式及菌种驯化方式,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数据计算,保障了出水达标。
2024, 23(12):34-36.
摘要:临沂市柳青河橡胶坝工程于2009年建成运行,自建成运行以来,发挥了拦蓄地表径流,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益。但经多年运行,现状工程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坝袋在充水后出现异常变形现象,漏水严重。为此必须进行坝袋更换,恢复橡胶坝拦蓄地表径流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施工中,采取围堰方法,利用现状船闸导流效果较好。
2024, 23(12):37-39.
摘要:为解决坝基渗漏问题,日照市付疃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采用双轮铣深层搅拌水泥土连续墙CSM工法施工,使水泥浆与底部风化岩充分拌合,有效形成截渗止水效果,通过CSM工法运用,有效解决了坝基渗漏问题,提升了橡胶坝的蓄水能力。
2024, 23(12):40-43.
摘要:高压喷射灌浆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浆液高速喷射到周围地层,对地质介质产生冲切、搅拌和挤压等作用,在浆液凝固后可以起到封堵裂隙、加固结构的效果。本文以河南省某水库为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简要分析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工艺,并设计高压喷射灌浆方案,进行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最后通过一系列检测试验,对本次防渗墙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防渗墙的渗透系数、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均达到工程设计要求,取得了理想的防渗效果。
2024, 23(12):44-46.
摘要:通过对荣成市里口水库原放水洞出现的险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最终确定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简要分析,水库放水洞处理后,运行效果较好。
2024, 23(12):47-49.
摘要:按照水利部和山东省水利厅工作部署,潍坊市依据《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和《山东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等技术标准,对全市87条河流、一座湖泊开展了健康评价,通过系统分析河湖现状,精准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病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2024, 23(12):50-51,55.
摘要:2022年7月,水利部印发《关于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23年4月,广饶县南堤水库增容工程作为“六项机制”在建水利工程项目省级试点,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分级管控、分类处置,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基本实现安全生产全链条全方位管控,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本文梳理了试点创建经验做法,在分析现有问题基础上,提出措施建议,以期为相似水利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借鉴。
2024, 23(12):52-55.
摘要:龙口市水库管理中心为应对2022年台风“梅花”,启用防御洪水方案,全方位排查工程及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全员严阵以待,提前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准备工作。经科学调度,充分发挥了水库拦洪削峰功能,保障了下游河道行洪安全,实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水库防洪调度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归纳形成了“343”洪水预泄法。
2024, 23(12):56-57,64.
摘要:嵩山水库运行维护中心进一步落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水库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通过推进规章制度规范化、现场检查制度化、管理细节精细化,进一步提升了水库安全生产建设水平,扎实完成达标创建工作。
2024, 23(12):58-61.
摘要:当前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污水排放标准日趋严格,落后污水处理工艺亟需提标改造。文章旨在对淄博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标改造思路,开展工艺设计及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经分析表明,该污水处理厂工艺存在出水水质超标风险大、消毒效果差、污泥含水率高等问题。采用“芬顿氧化反应+粉末活性炭吸附+磁混凝沉淀+V 型滤池处理工艺”对原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一年的数据分析表明,相比原工艺,提标改造后的出水水质COD、SS、总磷、总氮、氨氮、色度等指标降低14.7%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IV类”标准。该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提标改造取得显著效益,可为类似污水处理工艺的提标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 23(12):62-64.
摘要:通过总结淄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输水钢管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的实施过程及成效,阐述了阴极保护技术在输水管道领域的应用前景。该项目阴极保护措施方案的选择、具体实施及系统平台建设,对同类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也为淄博市南水北调工程后续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024, 23(12):65-67.
摘要:邹城市认真落实各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以“河长制”为抓手,围绕“生态保护”这条主线,通过构建“三长治河”工作体系、清理整治河湖突出问题、创建美丽河湖、打造现代水网、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邹城市河湖面貌及河湖水质显著改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白马河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有力推动了南四湖、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 23(12):68-70,79.
摘要:通过站网密度、站网布局、站网功能、站网监测能力 4个维度,分析评价山东省地表水水文站网现状。并基于新阶段水文工作的新需求和新目标,提出了构建新时期山东水文站网、监测能力、信息服务和管理保障等四大体系的建设构想,阐述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不断完善站网布局与功能,提升水文监测能力,扩展水文服务领域,推进水文发展保障长效化。
2024, 23(12):74-76.
摘要:设计内涝水位是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往往决定了工程设计的设计标高或防排洪方案。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是历史加成法,其结果可靠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调查的历史内涝高水位,但常规的人工调查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基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卫星影像推算历史内涝水位,提出水位衰减速度计算方法,从而推算设计内涝水位。计算示例表明,虽然对卫星影像有一定的要求,但结果是科学合理的,有一定的适用性。
2024, 23(12):77-79.
摘要:针对目前水文工作中存在的移动查询不方便、实时数据和测报业务融合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日照市水文中心探索使用手机应用软件深度融合水文测报业务。经2023年在水文测报工作实践应用,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水文信息的移动查询,提高了水文测报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